杨千 官方网站

http://yangqian.zxart.cn/

杨千

杨千

粉丝:912803

作品总数:10 加为好友

个人简介

杨千(b.1959)生于四川成都。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获艺术硕士学位。曾多次在美国举办个展。主要奖项:THE LESLIE & FRANC...详细>>

艺术家官网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

留言板

更多>>

艺术圈

作品润格

书 法:议价

国 画:议价元/平尺

匾额题字:议价

拍卖新高:

联系方式

艺术家官网负责人:小张

邮箱:artist@zxart.cn

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将“过去”与“未来”切入不可触摸的“现在”

  杨千是极少数的那种关注不同艺术形式和不断挖掘艺术“连贯性”和“连通性”语言的艺术家之一。在这一点上,他和我有一些共同的关于“艺术”与“生活”的旅程,作为艺术家和策展人的不同职业。我们有共同的情感、经历、艺术和人文关注。因此,我可以说在其身后见证了他的呼吸、思想和苦恼。

  今天看来,他漫长而稳定的艺术历程走到了一个独特的美学境地,并仍然保持着对于当下社会状态和个人主义时代的持续关注。“浴室”、“活动绘画”和“双重绘画”几个系列,充分证明了杨千艺术表现的多样性。我曾说过,他的双重绘画的艺术实践是一种绘画的演变,它的锦旗绘画和装置作品以演变的绘画性来证明他的艺术的“独特型”和“原创性”。

  让我们首先看一下他新的双重绘画,他试图展示个人身份的双重性和一致性。从“乔治.布什和一个恐怖分子”,“张曼玉和一个戴面具的天使”,到“姚明(NBA球员)和警察/军人”,我们看到同一个人身上双重性的特征。从一个电视发言人到一个天真无邪的小男孩,揭示了媒体脆弱的虚假面貌;从一个坐台小姐的形象到虚拟的电子游戏角色,表现了现代社会道德的危机。这些形象实际上代表了当今社会不同的政治和经济阶层的终生相。这种双重身份实际上是一种对多重现实的紧张关系的表述,实际上这也就是德勒兹的所谓的“皱褶”观念。在一个更深层次的美学理解上,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身份或者相互关系的表述。另一件双重绘画作品让我们联想到马克.罗斯科的艺术和中国山水画,他们同样体现了“皱褶”的观念,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从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一致追溯到中国的古典传统。

  另一方面,新装置作品“祖母的床”是对历史痕迹的表述。当紫光灯下呈现杨千妻子家族的生活痕迹时,我们可以感受到那种关于血缘、传承和怀旧的痕迹,以及时间框架里的“空无”与“存在”的情感。另一件装置作品叫做:“碎片.net”,同样表现时间的印记,但是包含了更复杂的身体烙印和“虚拟的现实性”。这种“虚拟的现实性”是指保罗.维希留提出的我们同时处于两个现实(真实现实和虚拟现实)的概念。在这个被身体的碎片包围的装置中,杨千试图提醒我们正身处于这个数字和游戏的时代,这些虚拟的世界占据了我们每天的时间。关于“虚拟现实”,艺术家不断的捕捉和再现互联网上流行的人物和角色形象,从中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他的新的尝试,通过在网络空间中产生的新的灵感,将符号化的图像加以虚拟化的呈现。

  换言之,对“虚拟现实”的关注实际上是表现我们新兴的混淆而矛盾的生活经验,现实和网络(游戏、因特网、移动环境)的界限正日益模糊以至于达到了“迷幻般”的境地。

  这一新的艺术实验是建立在艺术家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扩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这种自我是一种开放的、不确定的、变化中的自我,他在与周围环境不停的互动中发展演变。

  总而言之,杨千的新作让我们可以在一个虚幻的、不可捉摸的、数不清的“多层现实”和“混合身份”的状态下重新发现自己,因此,这是艺术家对我们自身和生活的不安、无常的呼唤和申述,它超越了认知的界限,严肃的批评或者是人类的求知欲望和本能的好奇,都无法满足我们对自身生命的探知。从这个角度,我认为,杨千的装置作品是艺术家将“过去”与“未来”切入看不见、摸不着的“现在”的一种创造。(李圆一)
free spyware for android phones turbofish.com spyware for android phones free